聲色 Sounds Good |關於音樂真實存在
專訪刊登於 enya Fashion Queen 官網,原文請參閱此處。
「有,就要好。」是《聲色》Sounds Good 主理人林珮如一路以來秉持的初衷。從六年前初次接觸到黑膠唱片、私人會所《金屋藏膠》、到現在的聲音博物館《聲色》,恪守著愛分享的心,她想要將5、6年級生的過去完整保留,透過優美的音符將這些珍貴回憶傳遞給年輕人。
關於時間與傳承
把選好的唱片放置轉盤上,將唱針輕輕放下,渾厚音色悠然入耳的瞬間,是否覺得黑膠唱片反而多了一份純粹的真實感。座落於台北永康街巷弄中的《聲色》,除了蘊藏了主理人林珮如這幾年來的黑膠收藏,更集結蟲膠、卡帶、CD、留聲機等充滿回憶的音樂載體。由硬是設計的吳透與迷工造物藝術家章格銘操刀,如時空隧道般的複合式場域以「時間」和「傳承」兩大主軸為核心理念,搭配咖啡的香氣和團隊手工製作的餐點,一走進門人體的「五感六覺」便正式被啟動。從一樓的沙發和座位區,樓下的黑膠直刻錄音間、小學堂、到視聽教室,每個踏進《聲色》的客人都能找到自己年代的專屬回憶。提及最喜歡的一個角落,林珮如直說肯定非「耍廢區」視聽教室莫屬了。「這個與世隔絕的視聽教室是現代人很需要的一種切割跟一個自主獨立的空間。」
因為本身也很喜歡文學,林珮如特別請來台大音樂學研究所畢業碩士瑪丹老師一同打造「閱樂時間」。先前曾以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為主題,搭配書中提到的布拉姆斯、披頭四等曲目,讓閱讀者更深入了解情節演進、人物刻畫、以及其背後的寓意。除此之外,也請瑪丹老師設計了一系列關於靜心呼吸的課程,她笑說:「因為睡覺對於現代人來說是一件太奢侈的事了。」
關於聲色的啟程
在踏上收藏黑膠之路的起點,因緣際會遇上有位收藏家要釋出七千多張作品,看著如數家珍的寶貝們以及其乘載的滿滿回憶價值,林珮如便霸氣跟對方保證:「你的人生記憶我全數保留 ,也絕對不會販售出去。」字句間流露出的堅定,也體現於在疫情之下仍決定打造《聲色》的堅持。「因為疫情的關係,反而讓我發現很多願望要趕快去實行,因為我們不知道明天會有什麼變數。」一開始是受到三十年代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龍「太太客廳」影響,選擇打造不收費的私人會所《金屋藏膠》,但隨著各路音樂人越來越多,林珮如發現她需要一個更大的場域和更完整的呈現方式來與大家分享這些聲音回憶。「我們必須要保留這些實體唱片才能去驗證、證明音樂存在的價值。」選擇反其道而行,朋友們總是笑稱她是踏上了一條會上癮的不歸路,林珮如俏皮地取用聲色場所的來呼應《金屋藏膠》— 《聲色》Sounds Good 就此誕生。
關於夢想那畝田
黑膠之於林珮如是如此重要,問起觸動這一切的發生,她感慨地說是《回聲: 三毛作品第15號》中所收錄的最後一首〈夢田〉。三毛的溫柔筆觸,李泰祥、李宗盛等樂壇傳奇作曲,再搭配齊豫和潘越雲的優美歌聲,這首歌除了描述了三毛的人生,更代表著林珮如與高中閨蜜的真摯回憶。「每個人心中都有耕耘夢想的那一畝田,那畝田不會消失,重要的是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把心中的夢想發揚光大。」時光拉到五年前,高中閨蜜罹癌住院,林珮如知道她所剩的時間不多,選擇帶著這首歌陪伴她度過人生最後的時光。「每個人心裡一畝一畝田,每個人心裡一個一個夢 。」隨著〈夢田〉的悠悠旋律,已經無法說話的她,聽著聽著眼淚也不自覺地滑了下來。在那一刻,她們打破了語言的框架,一同沈浸在高中時期的記憶裡。回想兩人總是相約在升旗台下一邊吃著便當,一邊分享著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林珮如也不禁捫心自問: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是否早已偏離實現夢想的軌道了呢?閨蜜的離世也猶如一劑強心針,鼓勵著她透過《聲色》繼續將她想與世人分享音樂的初衷發揚光大。
關於音樂療癒力
而音樂的力量當然不僅僅適用於夢想的課題。曾經帶著自己的收藏和黑膠唱機走訪各地的林珮如,在多次拜訪養老院後意外發現到了音樂的療癒功能。「最有印象的是有一位高齡96歲的爺爺,即使他記不起自己的名字,也認不得女兒是誰,卻在我放探戈舞曲時抓著大家的手跳起舞來。一問才知道原來他以前是個國標舞老師。」眼神充滿熠熠閃光,林珮如發現原來音樂對人的影響是如此之深。後來因為疫情,加上需要幫助的人數已遠遠超出她個人所能負荷,便決定先暫停養老院慰訪的事宜。可惜之餘,她也慶幸發現自己的舉動造成拋磚引玉的效果,坊間許多人也開始仿效她的方式去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問起經營《聲色》的理念,林珮如説她希望團隊是抱著來創業的態度來到這裡。「要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是孤軍奮戰,這樣才能一直保有對工作的熱忱和期待。」
現階段許多產業正在面臨新舊融合的挑戰,看著越來越多二、三十歲的客人前來欣賞音樂和分享收藏,她相信唯有透過年輕人的語言和行銷方式,才能成功做到世代傳承。訪談近末,談及最後想對年輕人說的話,林珮如說:「耳朵真的要去訓練,千萬不能囫圇吞棗,因為人的聽覺是最後走的,所以我們更要好好善待它。」字裡行間流露著對音樂的熱愛和珍惜,環顧著四周滿滿的世代回憶,儼然覺得現場所播放的 La La Land 爵士樂,明明是五年前的新作,卻悄悄多了一份懷舊的魅力,著實令人感動。